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海明博士接受记者采访。
紫荆网(记者 许 煜)5月24日香港报道:5G时代迎面走来,物联网、汽车电子、人工智能创新即将爆发。站在产业发展风口上,作为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,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一直备受业界瞩目,同样也引起了此次前来参访的“粤港澳湾区媒体行”记者们的强烈兴趣。20日下午,“粤港澳湾区媒体行”采访团走进位于中新知识城的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,与公司副总裁李海明就目前各界高度关注的“中国芯片”问题,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对话。
年产值30亿元人民币 带动下游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
据李海明透露,粤芯公司的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,如无意外,将于今年9月实现量产。达产后预计月产40000片12英寸晶圆,年产值达30亿元,并可带动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全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。这将意味着“广州芯”产业即将破局,广东省、广州市将彻底告别“缺芯”时代。
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成立,项目选址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创新园内。其半导体项目是国内第一座以虚拟IDM (Virtual IDM) 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芯片厂,产品包括微处理器、电源管理芯片、模拟芯片、功率分立器件等,可满足物联网、汽车电子、人工智能、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需求。
联手粤高校创建产学研 为湾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
事实上,自粤芯半导体公司落户后,已经有72家集成电路设计、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项目接踵而来,产业集聚效应初显。并且,粤芯半导体公司已与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广东工业大学创建产学研合作关系,合力培养半导体产业发展人才。
李海明表示,沿着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,从深圳、东莞到佛山这一带,是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产业和科技创新最发达的区域,芯片产业需要巨大,而以往这一块业务主要依赖进口。“希望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的投产能够改变这个局面,满足本区域乃至国内芯片需求的市场缺口。